Table of Contents
什麼是貓口炎?
貓口炎的標準名稱叫做『貓咪的慢性齒齦口炎(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FCGS)』, 如同它的名字,這是一種造成牙齦與口腔黏膜嚴重發炎的疾病,且通常這個發炎的狀況是慢性存在的,大約數個月到數年都有可能。根據不同的統計調查,這個疾病的盛行率為0.7-12%不等,意即每100隻貓就可能有約1-12隻貓咪會有這個問題。
貓口炎會有什麼症狀嗎?
貓的齒齦口炎會造成口腔嚴重的發炎,是一個非常疼痛的疾病。肉眼可見牙齦及後口腔的牙槽黏膜、頰黏膜、舌下黏膜出現紅腫潰瘍、自發性流血等症狀,有些病患還會出現嚴重的黏膜增生。
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疼痛的疾病,所以齒齦口炎的貓咪大多食慾會變差、可能出現慢性的體重下降,也可能會看到貓咪流口水、用前手撥嘴巴等行為。
為什麼會得到貓口炎?
至於為什麼貓咪的牙齦與口腔黏膜會莫名其妙發炎呢?老實說這個疾病明確的致病機制目前還是撲朔迷離。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個疾病可能是多重因素造成:自體免疫的問題、某些病毒疾病、環境壓力等都可能是導致齒齦口炎發生的一環。
免疫系統的失調在致病機轉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當貓咪的免疫系統對口腔中慢性存在的抗原產生了過度的免疫反應的時候,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去攻擊正常的黏膜,而表現出黏膜紅腫、潰瘍、流血等症狀。
除了自體免疫的因素之外,有一些病毒的感染也被懷疑和這個疾病的發生有關係,只是目前都還無法被證實。可能相關的病毒疾病包括:貓卡里西病毒、貓皰疹病毒、貓愛滋、貓白血病等。其中貓卡里西病毒是裡面被認為和貓的齒齦口炎最相關的,研究也發現有齒齦口炎的貓咪感染卡里西病毒的比例(60%)顯著比健康貓咪感染卡里西病毒的比例(24%)高。
貓口炎會傳染嗎?
既然貓口炎的發生可能和病毒的感染有關,那貓口炎會傳染嗎?目前這個疾病並不被認為是具傳染性的疾病,但有趣的是多貓家庭的生活環境卻被認為跟這個疾病的發生有關!生活環境中每增加一隻貓則罹患齒齦口炎的機率將增加本來的70%。因此,多貓的環境與病毒的因素可能是誘發這個疾病的重要因子:帶原的貓咪慢性排毒,而使具感受性的貓咪反覆感染,並增加病毒變異的機會,以及多貓環境中的緊迫因素,都可能和這個疾病的發生有關。
牙齦流血就是貓口炎嗎?
看到貓貓的牙齦流血就是口炎嗎?其實未必,還是會需要跟其他常見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齒吸收病做區分。舉例來說,牙結石等牙周疾病常常伴隨牙齦炎的問題,而齒齦口炎跟一般牙齦炎的區別在於發炎流血的黏膜不止侷限於『牙齦』,而是除了牙齦之外其他口腔粘膜也有類似潰瘍流血的狀況,最典型的病灶處其實是在後口腔的黏膜。
大部分的齒齦口炎可以透過外觀與臨床症狀來診斷,不過因為有些齒齦口炎的病患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黏膜增生,如果想與腫瘤性疾病做區別,也可以透過採樣增生的黏膜去做病理切片來得到確診。
患有齒齦口炎的貓咪,本身也比較容易有其他牙科的問題,他們通常會有更嚴重的牙周病,並且更常出現齒根吸收的狀況。因此,牙科X光的拍攝對齒齦口炎的貓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完整的評估口腔的狀況以及選擇最適當的拔牙的方法。
貓口炎可以治好嗎?
貓口炎的治療方式包括內科治療(給予藥物抑制發炎狀況)以及外科治療(拔牙)。單除只吃藥的治療方法在長期來說效果通常不佳,所以目前針對貓咪齒齦口炎的建議治療方式已經沒有『單純只吃藥』這個選項了!後全口拔牙(拔除犬齒後的所有牙齒)是目前最建議的首選治療方式(意即拔除所有的前臼齒以及臼齒),大約70-80%的病患在全口或後全口拔牙後可以獲得很顯著的症狀改善,甚至可能痊癒。在拔牙的同時,清除掉很發炎脆弱的黏膜等軟組織和骨頭也有機會讓口腔發炎的狀況恢復得更好。
很多主人會擔心貓咪拔掉這麼多的牙齒會不會以後不能吃飯?其實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即使是全口拔牙貓咪還是有辦法進食,不管是濕食或乾飼料都不是問題。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害怕無法吃飯這個原因而延誤治療!反而牙齒的存在會提供牙菌斑附著的表面,更容易讓口腔的發炎持續存在。
至於是否一定要做到『全口拔牙』呢?其實統計上看起來『全口拔牙』和『後全口拔牙』的成效並沒有顯著的差別。通常先做後全口拔牙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所以對於首次進行拔牙的口炎貓咪建議先拔除犬齒後面的牙齒就好,除非牙齦與口腔黏膜發炎的狀況已經蔓延到犬齒及門牙,或是犬齒及門牙有其他的牙科問題需要拔牙才會在一開始一併拔除。如果在後全口拔牙1到4個月後口炎的狀況都沒有顯著改善,可再評估是否需要第二階段的外科治療把剩下的門牙和犬齒都拔掉。
拔牙後就一定會好嗎?
很重要的一點是,並非只要拔完牙就結束治療,即使是那些拔完牙後口腔顯著發炎狀況改善的貓咪在術後也有70%的比例會需要暫時的藥物治療,包括消炎、止痛、抗生素等藥物,會根據病患口腔發炎的嚴重程度以及臨床症狀綜合考量藥物治療的劑量以及時間。
雖然標準的建議治療方式是拔牙,但是並非拔牙加上吃一陣子的藥物就一定可以完全擺脫藥物,研究指出大約70-80%的病患在拔牙後可以獲得很顯著的改善,就代表仍有20-30%的貓咪可能在第一次拔牙後還是改善有限。由於齒齦口炎這個疾病跟過度免疫造成的發炎相關,因此藥物的治療會著重在免疫抑制以及免疫調節。
類固醇會是治療貓口炎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它在不同劑量分別有著免疫抑制以及抗發炎等不同效果,會是一個在拔牙後,希望短期改善發炎狀況的一種很有效的藥物。由於長期使用可能會有其他副作用,像是泌尿道感染、傷口癒合能力變差、肌肉萎縮等。
相較於類固醇,環孢素(cyclosporine)是一種比較建議長期使用的免疫抑制劑。這個藥物會需要在使用6週後再評估其成效,並且長期使用也會需要定期監控血中濃度以及腎指數等血檢項目。
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
除了類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劑,一些比較新的治療方法也持續被提出,像是干擾素的治療、幹細胞治療等。干擾素是一群有機會抑制病毒複製的蛋白質,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貓合成干擾素。有研究發現從口腔黏膜給予干擾素,對於感染卡里西病毒、且拔牙後仍然有症狀的口炎貓,對口炎的嚴重程度以及減緩疼痛有幫助。幹細胞也被認為有免疫調節的作用,已經有靜脈注射自體幹細胞的研究發現他們對大約70%的頑固性口炎貓咪可以帶來顯著改善。
這些比較新的治療方法,根據目前的研究看來或許有機會對很難以控制的口炎貓咪帶來一些新的希望,不過其明確的療效以及副作用仍需更多的研究證實。
總結
貓的齒齦口炎是一種造成口腔嚴重發炎以及疼痛的疾病,雖然目前明確得致病機轉仍然未知,但被認為和一些特定的抗原刺激以及過度的免疫反應有關。某些病毒的感染可能會讓口炎的狀況變更嚴重,環境的壓力像是多貓家庭也可能跟疾病的誘發相關。目前最建議的第一線治療為拔除所有前臼齒以及臼齒的後全口拔牙,單純給予藥物進行內科治療大多效果不佳。大多手術拔牙的病患在拔完牙後仍須給予暫時性藥物控制作為輔助,但也有少部分的貓咪可能在拔牙後還是會需要一輩子吃藥控制。
參考資料
- Lee DB, Verstraete FJM, Arzi B. An Update on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 2020 Sep;50(5):973-982. doi: 10.1016/j.cvsm.2020.04.002. Epub 2020 Apr 18. PMID: 32360016; PMCID: PMC7194110.
- Winer JN, Arzi B, Verstraete FJ.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 Vet Sci. 2016 Jul 18;3:54. doi: 10.3389/fvets.2016.00054. PMID: 27486584; PMCID: PMC4947586.
- Reiter AM. Dental and oral diseases. In: Little S, ed. The cat: clinical medicine and management. Saunders. 329-37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