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泌尿系統 » 狗貓腎病飲食必修課:低磷飲食和降磷藥的超詳盡解說

狗貓腎病飲食必修課:低磷飲食和降磷藥的超詳盡解說

by 謝明瑞 獸醫師

如果說,腎臟病的診斷是一場長期抗戰的開始,那麼「飲食管理」,尤其是「磷」的控制,就是我們能為寵物築起的第一道、也是最關鍵的防線。這篇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堂所有腎病家長都必須了解的飲食必修課。

在閱讀本文之前,建議先行閱讀:不可不腎!狗貓腎病與腎衰竭的超詳盡解說!,建立腎病的基本觀念。

為什麼「磷」是腎臟病寵物的頭號公敵?高血磷的連鎖反應

只要抽血報告上的「血磷」指數在正常範圍內,就一切安好嗎?其實磷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早就開始了。

FGF-23

要理解磷的影響,我們要先認識一個叫做 FGF-23(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 的荷爾蒙,這是一個會在血磷上升時出現,幫助排磷的荷爾蒙,但身體卻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想像健康的腎臟就像一個高效的污水處理廠,能過濾血液,並將身體不需要的代謝廢物(例如多餘的磷)排入尿液中。而FGF-23就是工廠的慣老闆。當腎臟功能開始衰退,能工作的員工減少,這個處理廠的效率就變差了,導致一些磷開始滯留在血液中。

慣老闆立刻會發現這個狀況不對勁,於是拿起鞭子使喚還存活的腎臟細胞,要他們快點把磷排出去。在 FGF-23 的鞭策下,在較前期的腎病,血磷通常都還可以維持在正常的範圍內。但慣老闆對整個環境都是有毒的,會讓大家更不想要工作,加速腎病的惡化。

在腎病前期,即使血磷沒有超過正常範圍,腎臟就已經開始受到FGF-23的傷害了。

高血磷的影響

當腎臟惡化到即使FGF-23大量分泌,還是無法將血磷維持在正常範圍時,高血磷就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影響:

  1. 直接毒害腎臟: 高濃度的磷會與血液中的鈣結合,形成細小的「磷酸鈣結晶」。這些結晶就像水管中的水垢,會沉積在腎臟的微小血管與組織中,造成礦物化、纖維化,直接破壞腎臟結構,讓腎功能加速惡化。
  2. 引發副甲狀腺亢進: 身體為了平衡失控的血磷,會啟動更激烈的代償機制,引發「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這會導致骨骼中的鈣被溶出,讓骨頭變得脆弱,同時又加劇了軟組織的礦物化。

這個「腎功能下降 → FGF-23上升 → 腎臟加速惡化 → 血磷失控 → 結晶沉積破壞腎臟 → 腎功能再下降」的惡性循環,就是高血磷被視為慢性腎病惡化最主要風險因子的原因。所以在血磷超過正常範圍之前,就要開始控制。

低磷飲食的時機與標準:什麼時候該限磷?低磷是多低?血磷的控制目標?

理解磷的威脅後,下一個問題便是:「我們該何時開始限制?目標是多少?」

理論上,只要FGF-23超過正常範圍,無論腎指數或血磷多少,都應該開始限制磷的攝取。但目前FGF-23的檢驗還沒有那麼普及,因此我們會從慢性腎病達到第二期時開始限制磷的攝取,目標是「預防高血磷的發生」,而不是「等血磷超過正常範圍才開始治療」。

「低磷飲食」到底要多低?

「低磷」是一個相對概念,我們會用「每1000大卡(kcal)的熱量中含有多少公克的磷」來做為評斷磷含量的標準。而低磷的標準可以參考腎臟處方飼料的含磷量(狗:0.5-1.3 g/1000 kcal;貓:0.7-1.3 g/1000 kcal)。一般的食物不太可能達到這個低磷程度,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可以挑選盡可能接近這個範圍的食物。

要比較不同食物的磷含量,可參考:不同食物怎麼比較營養價值?食物成分的營養素比例計算機

各分期的血磷控制目標

不同的腎病分期,各自有不同的控制目標

  • IRIS Stage 1
    • 此階段通常不會建議嚴格限磷,但若檢測到血磷已持續高於正常範圍,或 FGF-23 濃度異常升高,才會開始限制。
    • 目標血磷: < 4.6 mg/dL
  • IRIS Stage 2
    • 此為啟動「低磷飲食」最關鍵的時期。
    • 目標血磷: < 4.6 mg/dL
  • IRIS Stage 3
    • 此階段通常已需要嚴格的低磷飲食,若單靠飲食無法達標,便需要考慮併用「降磷藥物」。
    • 目標血磷: < 5.0 mg/dL
  • IRIS Stage 4
    • 此階段的磷控制非常嚴峻,幾乎都需要飲食與藥物雙管齊下。
    • 目標血磷: < 6.0 mg/dL

適時地開始低磷飲食,我們就有機會將血磷持續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盡可能延緩腎病的惡化速度。

如何選擇低磷飲食:低磷罐是最佳解嗎?可以自製嗎?

市售「低磷主食罐」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許多標榜「低磷」的商業主食罐,對於挑嘴的貓咪來說,似乎是一大福音。這些產品確實提供了更多樣的口味選擇,實際計算含磷量也確實低於絕大多數的一般食物。

然而,在選擇一般市售的低磷罐時,建議也要同步檢視蛋白質含量,因為許多低磷主食罐為了維持良好的適口性,蛋白質含量可能相對較高。 對於腎病初期且沒有嚴重蛋白尿的寵物來說,這或許是個可接受的選項。但對於進入腎病中、後期(Stage 3-4)的動物,過高的蛋白質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因此,選擇低磷主食罐時,建議與獸醫師討論,全面評估罐頭的「磷含量」與「蛋白質含量」,是否符合寵物當前的病程所需。

自製鮮食

許多家長會因為寵物挑食或是食安考量,想要100%自製鮮食,畢竟看得到食材比較安心。這份心意非常珍貴,但仍然必須老實說,自製腎病鮮食是一條充滿挑戰與風險的道路。

即使是沒有疾病的動物,自製鮮食都有極高的營養不均風險,更何況是腎病動物的營養需求和一般動物相差甚遠腎病飲食不只是低磷,還需要精準控制蛋白質、鈉、鉀的含量,並補充足夠的熱量、微量元素、Omega-3脂肪酸等。任何一項的過與不及,都可能對病情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寵物極度挑嘴,非鮮食不吃,可以考慮尋求「具專業認證的營養專科獸醫師」協助。他們能夠根據寵物的血檢報告和身體狀況,量身打造一份專屬的、營養均衡的食譜。營養專科獸醫師通常需要透過獸醫師轉介,且所費不貲,但這是確保鮮食安全的唯一方式。

絕對不要直接套用網路上查到的「腎病鮮食食譜」。每隻動物的體重、病程、併發症都不同,沒有一份食譜能適用於所有動物。

腎臟處方飼料/罐頭

雖然聽起來最「無聊」,但由各大信譽良好品牌所研發的「腎臟處方飲食」,至今仍是獸醫師心中的首選,也是絕大多數腎病動物最穩定、安全的選擇。

處方飲食的價值在於它的「全面性」:

  • 精準的低磷、適量優質蛋白質:經過精密計算,能在最低限度內滿足動物的生理需求,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腎臟負擔。
  • 添加 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減緩腎臟發炎反應。
  • 添加微量元素: 補充腎病動物容易流失的關鍵營養素。
  • 高能量密度:讓食慾不振的動物能用較少的食量獲得足夠的熱量。

處方飲食是科學家與獸醫師們數十年研究的結晶,是對抗腎病最重要的武器,也經過科學實證能夠大幅延長腎病動物的存活時間。

換了低磷食物還是無法達到目標怎麼辦?

有時候,即使我們非常努力地轉換成處方飲食,血磷數值依然降不下來,尤其在腎病進入中後期(Stage 3-4)時更是常見。這時,就需要使用降磷藥(又稱磷結合劑、磷吸附劑)。

降磷藥的原理很簡單:它本身不被身體吸收,功能就像一塊磁鐵,在腸道中會緊緊抓住食物裡的磷,形成無法被吸收的複合物,最後跟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減少身體真正吸收進去的磷總量。

使用降磷藥時,必須「隨餐服用」,可以預先和食物充分混合,或是隨餐餵藥,才能夠達到最好的吸收效果。如果一天分好幾次吃飯,那每一次吃飯時,都要混入降磷藥,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可以預防性吃低磷食物或降磷藥嗎?

「既然低磷這麼重要,那我讓家裡健康的寵物也一起吃腎臟處方,是不是能『預防』腎臟病?」

「腎臟病的寵物正在吃低磷食物,那其他沒病的寵物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吃?」

答案是否定的。

磷對於健康的動物,尤其是仍在成長發育的幼年動物、或懷孕哺乳中的媽媽來說,是構成骨骼、牙齒、細胞膜和能量傳遞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讓健康的動物長期吃嚴格限制磷的飲食或是含降磷藥成分的保健品,可能會導致:

  • 骨骼與生長問題: 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關鍵原料,也是細胞生長與能量傳遞的核心。對於仍在發育的幼年動物,長期缺乏磷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骨質疏鬆,甚至生長遲緩。
  • 引發高血鈣: 身體內的鈣和磷有著精密的蹺蹺板關係。當健康的動物吃下極低磷的食物時,身體為了代償,會增加活性維生素D的製造,進而大幅提升腸道對鈣質的吸收。這種過度的吸收會打破平衡,導致血液中的鈣濃度異常升高,形成「高血鈣症」,反而可能對腎臟等器官造成傷害。

腎臟處方飲食和降磷藥是「治療」腎臟病動物的「藥物」,而不是給健康動物吃的「保健品」。預防腎臟病最好的方式,是提供均衡的飲食、充足的水分、維持理想體態,並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Related Posts